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一年读百书》第98本 《石清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9-09   点击次数:2681 次

《一年读百书》第98本 《石清虚》
语音播放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Hjqhn5QXgUvY_M_xHxzi3w

故事情节:
今天我们要讲的《石清虚》,不仅故事非常好听,而且还有学者认为《红楼梦》这个从石头引发的故事就是从“聊斋”的这篇“石头记”《石清虚》里得到的灵感。人与奇石的传奇故事、爱恨别离非常动人。这段故事背后还寄托着蒲松龄深刻的人生感慨,听完故事我再讲给你听。

顺天人邢云飞非常喜欢奇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捕鱼的时候,在河里捞出一块奇石。这块石头一尺多长,玲珑剔透,形如群山起伏。每到天要下雨的时候,石头的孔窍里就会涌出洁白的云气,就像新的棉絮一样。由此可见,这块石头很神奇、很神秘。邢云飞非常喜欢这块奇石,做了一个檀木的底座,将奇石供在案头。邢云飞和奇石之间悲欢离合的曲折故事从此开始。

在这儿,我要先给你补充一个小知识,《聊斋志异》里人物的起名非常讲究,你看“邢云飞”这三个字,从字音上看就是,形状像云在飞,而这块奇石,会涌动洁白的云气,作者在名字里埋下这个玄机,一下就把主人公和奇石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接着说故事,第一次考验很快就来临了。一个有钱有势的恶霸看中了奇石,竟带人强抢奇石。邢云飞无可奈何,只能干着急。但是,恶霸和奇石显然没有缘分,恶霸仆人背着石头来到河边,经过桥上从肩上往下放的时候,一不小心奇石掉到河里,怎么找也找不到。

邢云飞后来到了奇石落水的地方,伤心痛哭,看到河水清澈见底,那奇石就在水里。奇石失而复得,邢云飞再也不敢把它放在客厅,他把内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奇石供养起来。这第一次曲折,实际上写的是封建社会里的以强凌弱。与此同时,也使我们更加隐隐地感觉到奇石的非同一般。
一天,来了一个老头,要求看一看奇石,邢云飞说:“早就丢了。”
老头说:“不就在客厅里吗?”
结果,那奇石不知怎么,好像是自己从内室跑了出来,出现在客厅里,邢云飞尴尬得无地自容。

老头摸着奇石说:“这原来是我家的东西,丢了很久了,没想到在你这里。既然已经看见了,你就把它还给我吧。”

老头接着说:“这奇石前后有92个孔,孔中有5个米粒大小的字‘清虚天石供’。”

邢云飞仔细一查,还真像老头说的一样,“清虚天”,指月宫。奇石的来历确实不寻常,没想到它竟是月宫里的摆设。邢云飞实在是太爱这块奇石了。他百般地恳求老头将奇石留下。
老头说:“到底是谁家的东西,你做的了主吗?”说完,老头拂袖而去。
邢云飞回来一看,奇石没了。他明白老头是神仙,赶快去追,哀求老头忍痛割爱,将奇石让给他。
老头说:“奇石急于出来,但它命中的劫难还没有完全消除啊。如果你现在就想留下此石,必须减寿3年,你愿意吗?”
邢云飞竟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为了保留这块奇石,他宁可缩短自己的生命。
最后,老头为邢云飞的真挚所感动,没有将奇石带走。
老头临别时对邢云飞说:“天下的宝贝,当然应该归于爱惜它的人。”在这里我要给你敲个黑板,这句话你可要记住,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92个孔,被老头一捏,闭上了3个。小孔软得像泥一样,老头一捏就闭上了。原来,石上的孔数,就是邢云飞的寿数。这就把邢云飞对奇石的痴爱写到了极点。孔数与寿数的关系,是蒲松龄的神来之笔。它把邢云飞的痴,他与奇石的缘分,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请你注意了,这个老头可不是随随便便出现的,蒲松龄安排他在这里有四方面的作用:一是介绍了奇石的来历,原来奇石是月宫里的宝贝。二是特意点明,奇石能够自己选择他的主人。奇石所选择的主人,当然是能够真正爱它的人。三是考验了邢云飞对奇石的感情,他把奇石看作像生命一样的珍贵。四是暗示了情节未来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劫难做了铺垫。

特殊意义:

故事的结尾也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可以说是余音袅袅。邢云飞舍命也要救石,而奇石则粉身碎骨也要归于邢云飞。这就是邢云飞和奇石之间的一种知己之情、生死之情。蒲松龄又是借此来讴歌一种生死不渝的真情。

不但“士为知己者死”,而且这“奇石”亦为知己者死。这里面自然寄托着蒲松龄深刻的人生感慨。这篇故事里,“石”就象征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士”,或许也可以说象征着蒲松龄自己,我们仿佛能听到蒲松龄渴望知己的呼唤。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0

Copyright © 2015-2019 鄂尔多斯燕之,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22003358号-1     营业执照

联系人:张老师    手机号:15804891004

地址:达拉特旗陶瓷广场A2座

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462号